详细介绍
西门子PLC信号模块代理商操作模式下的数据保持功能有以下因素影响:是否配置有电池,RAM存储卡和 闪存卡,在编程软件的硬件组态中的参数设置,软件程序中是否存在相关的程序块和数据块。
对于西门子PLC S7-400系列,如果主存储器中的程序和数据块没有后备电池,则当电源关闭再打开后 S7-400的CPU将被*复位。在此之后与运行系统相关的数据块和程序块将会从闪存卡重新加载到主存储 器;对于所有数据块,当前值从装载存储器被重新加载。
对于西门子PLC S7-400系列,如果用户配置了后备电池,则程序和数据块被保留在主存储器中。电源 关闭后再打开时,它们可保留并执行参数化的热启动或者重启动,数据块的内容无变化电源再打开时执 行参数化的冷启动,数据块的当前值从装载存储器重新加载。如果这些数据块在装载存储器中没有当前值 ,则从装载存储器加载初始值。
西门子PLC具有数据保持功能,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配置,用户可以选择后备电池,存储卡来更 好的保存数据。一般情况下,用户通过合理的配置系统,就可以将数据完整的保存下来,便于分析系统的 运行状态和备份操作,并可以监控设备的整体运行过程。
西门子PLC的网络是适合不同的控制需要制定的,也为各个网络层次之间提供了互连模块或装置,利用它们可以设计出满足各种应用需求的控制管理网络。西门子S7系列PLC网络采用3级总线复合型结构,底一级为远程I/O链路,负责与现场设备通信,在远程I/O链路中配置周期I/O通信机制。中间一级为Profibus现场总线或主从式多点链路。前者是一种新型现场总线,可承担现场、控制、监控三级的通信,采用令牌方式与主从轮询相结合的存取控制方式;后者为一种主从式总线,采月主从轮询式通信。一层为工业以太网,它负责传送生产管理信息。在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的下层中配置以802.3为核心的以太网协议,在上层向用户提供TF接口,实现AP协议与MMS协议。
用户通过IM153模块,可以灵活配置控制系统,以便适合不同工艺的需求。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有时会遇到IM153模块的操作系统需要更新的情况。本文下面就来对这种更新方法做一个介绍,供用户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参考。
西门子PLC模块IM153操作系统更新,说明其操作系统更新的方法:
1. 通过编程软件STEP7的硬件组态来实现在线固件更新
(1)根据IM153-2控制系统的固件版本,下载所需的固件文件;
(2)将下载后的固件文件解压缩;
(3)在硬件组态中选择系统中应用的分布式I/O从站;
(4)在编程软件STEP7的程序菜单中选择“目标系统->升级固件”来对固件进行编程;
(5)在对话框中选定固件文件所在的目录并进行固件下载。
2. 使用编程软件STEP7在线更新固件:
(1)根据IM153-2控制系统的固件版本,下载所需的固件文件;
(2)将下载后的固件文件进行解压缩;
(3)将包含有编程软件的电脑连接到分布式I/O从站所在的线路中;
(4)在STEP7编程软件中打开“访问节点”视图,然后选择站地址;
(5)在编程软件STEP7的程序菜单中选择“目标系统->PROFIBUS->升级固件”来编程固件。
西门子PLC系列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都有广泛应用,如果用户需要使用分布式I/O来对系统进行扩展以实现更多功能时,遇到IM153模块的操作系统升级的相关问题,可以参照本文提供的方法进行操作。
对于由伺服电机带动的旋转物体进行位置控制,通常采用套轴式的电磁旋转变压器加复杂的处理电路来实现角度的编码,再由角度编码进行位置的闭环控制。上述的位置控制多用于测角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中,设备构成复杂、成本较高。在某些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较为简单的位置定位。比如在一个由伺服电机带动的机械机构需要在360°的旋转范围内进行4个或多个档位的定位,实际应用中像建筑行业中控制阀门的大小来对给水量、水泥量、沙石量进行控制或军工工程控制,这样的定位控制精度要求不高,采用上述的方法进行位置控制显然不够经济,成本过高。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在工业控制中应用广泛。其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友好的编程环境以及辅以触摸式人机界面,使得各种工业控制更方便直观、经济可靠。这里主要阐述了基于S7-200PLC实现位置控制方法。
1 系统硬件设计
该系统是以PLC控制器为核心的位置控制系统,包含伺服电机、光电编码器、操作及显示屏、上位计算机、伺服电机控制电路和状态返回电路。其硬件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框图
1.1 S7-200 PLC
该系统设计核心部件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该系列PLC功能丰富,具有多种功能模块,可方便通过人机界面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监视其状态,高版本的PLC主机拥有2个通讯端口,在使用人机界面对设备进行操作的同时还可通过RS-485接口和计算机实现逻辑运算及状态管理,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视。该系统使用S7-200 PLC的一个重要的功能:高速可逆计数。光电编码器和伺服电机同轴连接,伺服电机旋转带动光电编码器产生连续的脉冲串,PLC通过输入点读取光电编码器产生的脉冲,实现高速可逆计数。例如设置高、中、低3个给水量档位并进行控制。在调试阶段应动伺服电机进行3个给水量的位置标定,也就是说,高、中、低3个档位分别对应的脉冲数。应该注意的是,由于采用的是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也就是说,当编码器掉电后并不能将当前的脉冲数保存。所以在旋转机构上还要设置2个限位开关,一来保护机械结构;二来把逆向的限位开关的位置定为零位,这样相对于这个零位的高、中、低3个给水档位从光电编码器读到的脉冲数即为这3个档位的位置。这3个位置可通过PLC编程对其控制。图2给出S7-200 PLC高速可逆计数器的时序图。
图2 S7 -200 PLC告诉计数器时序图
1.2 光电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这是目前应用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此外,为判断旋转方向,码盘还可提供相位相差90°的两路脉冲信号。图3为在实际项目中采用光电编码器的时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光电编码器的相位判断角度为90°±45°;另外图中标识的CW(顺时针)和CCW(逆时针)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在PLC程序中自行定义。图4为在实际项目中采用光电编码器的内部电路和外部引线图。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设计要点
该系统软件设计的重点为:1)准确配置高速计数器;2)位置控制器的允差设计,允差的选择应尽量小以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在满足系统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允差的设计上还需要考虑于机械结构定位的分辨率,以免设置值过小机械结构控制不到位而引起驱动电机反复转动调节,往往需要现场标定;3)初始位置的精确标定,需要注意的是初次标定各档位位置时应使用手动控制方式,并且要将机械限位开关状态接入PLC。由于采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计数器当前值要存在PLC的掉电可保存寄存器MDl4中。
2.2 程序设计
在程序中首先需要将高速计数器配置为A/B相正交输入,4倍计数速率,增计数,并使能高速计数器,的地址中,并且设置允差为两个脉冲,也就是说各档位的脉冲数加减2即为相应的到位。伺服系统传动装置的间隙是多样性的,并且对伺服控制的性能有影响,设置允差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由于伺服传动间隙引起的系统不稳定,从而准确定位。位置定位程序的流程如图5所示。 在程序设计时除顺、逆限位和顺转、逆转的互锁程序外,重点在于如何用PLC实现多点重复定位。主要设计程序如下:
图3 光电编码时序图
图4 光电码盘的内部电路和外部引线
西门子PLC信号模块代理商工程应用情况简介
这种设计方法被利用在某军用雷达工程的衰减器控制的4位置定位系统中,系统要求驱动机械部件在0°~360°内的4个位置往返定位,定位精度要求O.1°。在具体的设计中驱动电机选用型号为55TYD02的交流电机,编码机构选用型号为
产品咨询